去年花时我入闱,琳琅万卷手自披。拟收珊瑚归铁网,岂知沧海明珠遗。
暗中何必无朱衣,五色到眼终迷离。但凭玉尺定去取,得者固喜失者悲。
劝君酒酣且莫悲,蛟龙腾跃会有时。东坡偶然失李廌,永叔毕竟成刘几。
我今奉使日鞅掌,黄金台畔驰征騑。闻君挟策来京师,一时声誉满帝畿。
又闻试官得宗匠,骏马惟有孙阳知。如磁引铁珀拾芥,好与风雅作总持。
道逢九烈不我欺,已将柳汁染子衣。绿肥红瘦吾当归,读君杏苑看花诗。
赠朱酉生孝廉。清代。潘世恩。 去年花时我入闱,琳琅万卷手自披。拟收珊瑚归铁网,岂知沧海明珠遗。暗中何必无朱衣,五色到眼终迷离。但凭玉尺定去取,得者固喜失者悲。劝君酒酣且莫悲,蛟龙腾跃会有时。东坡偶然失李廌,永叔毕竟成刘几。我今奉使日鞅掌,黄金台畔驰征騑。闻君挟策来京师,一时声誉满帝畿。又闻试官得宗匠,骏马惟有孙阳知。如磁引铁珀拾芥,好与风雅作总持。道逢九烈不我欺,已将柳汁染子衣。绿肥红瘦吾当归,读君杏苑看花诗。
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 ...
潘世恩。 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
灵岩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。宋代。释仁钦。 万象森罗古此峰,传来几世朗公容。知音会遇无先后,今日依前旧日踪。
公无渡河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公无渡河,河水汤汤,连山嵯峨。电雨晦冥,龙伯来过。吞舟锯齿,其族孔多。公无凫跃之技,出没涛波。又无宝璧与马,歆神之和。往则沉溺,当奈公何。善游固有数,请公无渡河。
登天安门城楼。近现代。陈仁德。 挥手凭栏意气横,狂飙浩荡扫神京。只今惟有寒鸦噪,曾伴楼头万岁声。
晓起用麟孙韵。元代。刘诜。 七月今年凉气高,墙东古木夜萧骚。孤城残月角初动,野屋秋风鸡乱号。万事惟馀双短鬓,百龄须用几绨袍。故人莫荐扬雄赋,衰老难胜执戟劳。
雨中水阁闲眺。宋代。苏泂。 两山正作修眉绿,一水犹如疋练横。竟日书窗览今古,几年人世少豪英。